生活最美妙的瞬间,就是蓦然回首时那份意外的精彩。我们怀着憧憬不断前行,汗水与喜悦交织,经历坎坷的道路却又收获路边的风景。他,脚踏实地,用心地过好每一天。机遇慢慢向他靠近,每次的前行,都让他不断突破自己。痛并快乐着,受益良多。让我们走进本期的每周一星,走进他充实的大学之路。
难忘竞赛,贵在坚持
成功的花儿,人们惊羡于它的美丽,却忘记它背后的狂风暴雨。比赛的道路是艰辛的,刘亚军用坚持,收获了属于他的胜利。当他谈及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时候,仍记忆犹新。“美赛主要研究新领域,题目广,自我发挥的成分很大,而且是纯英文,对我们来说难度大。”他很认真地说着那段难忘的经历,激动而欣慰。那次比赛的主题是交通,这对于他们而言却是陌生的。从上午开始读题翻译,下午查资料讨论,晚上定方案,最后分工,分配解决软件、编程、写作和翻译的任务。然而,当时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交通新软件的陌生。他们在淘宝上,美国的网站上购买软件,研究用户手册,带数据求解,整合画图,撰写论文,最后翻译,不断修改直到定稿。整晚的熬夜,终于赢得了胜利,拿到了比赛的冠军,他感叹地说:“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我们用了短短几天,就突破了从未接触的领域。”
比赛让他拓宽了视野,结识了更多的同学,收获了难忘而又珍贵的友谊。他回忆起参加过的数学建模省赛,在颇为紧张的时间里,与两位学弟开始了艰辛的准备。比赛的三天三夜里只睡了15个小时,他们深感疲惫,压力很大,甚至想过放弃,然而彼此之间的相互鼓励,又让他们重拾了信心,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刘亚军欣慰地说:“有人说我傻,已经保研了,这些比赛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好好准备面试,但我喜欢建模,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我从不后悔。”
创办社团,服务班级
不管过程有多难,既然选择,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刘亚军在参加完9月的数学建模国赛时,就萌生了建立社团的想法,并开始付诸行动。他作为数学建模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一年里,邀请老师做讲座,申请教室,寻找场地和网络,发送小礼品。创立初期很艰难,没有前车之鉴,只能自行摸索,他希望社团能够为学弟学妹提供机会,更早地接触数学建模,传授他们经验教训,帮助他们更好的参加比赛,并于此获利。这一信念支持着他不断克服困难,壮大社团。就在创办的第二年,社团便取得进展,吸纳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经过慢慢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社团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管理制度。“这不仅是我的爱好,我希望更多学弟学妹于此受益,我很开心和他们在一起,为大学留下回忆”,他笑着说。
现在的刘亚军已不同于往日,过去内向腼腆,如今落落大方,善于言谈并活跃于学生工作里。“要做好学生工作,一定不要怕得罪人。”这是他在担任班级团支书后的感想。班级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民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班级要学风优良,同学之间能够彼此交流。他也经常组织交流会,四六级模拟考,请同学讲授经验,进行学习资源共享,这些都使得整个班级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最终,获得了中北最高的班级荣誉——“中北奖章”。
自强独立,青春无悔
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让他更懂得了自立自强。奖学金,勤工助学,做家教,干兼职等,他一直以来靠这些独自承担着大学费用,从而为父母减轻负担。他很有主见,父母也给予他很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他热爱跑步,锻炼身体之余,更多的是将压力倾注于此,释放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种种的压力都在奔跑中烟消云散。
漫漫的大学之路已接近尾声,刘亚军在忙碌中结束了这段时光。他认真地说:“大学一定不能忽略学习,要多参加科技竞赛,多做学生工作,提高自身的能力。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一定要利用好资源,这是留给大家的经验。”四年转瞬即逝,他自己也在不断进步,在实践中更加懂得表达自己,更加自信,做事更有条理。“对未来充满希望,一定坚持到底”,是他的信仰与信念。
在这片土地上,承载了他的梦想,蕴含了前行路上的滴滴汗水。此刻,他要更远的飞翔,找寻更广阔的天空,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记者/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