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女,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2010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陈建华校友奖学金、连续三年获个人综合素质一等奖学金。曾获山西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校级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获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保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资格。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光芒映照着我们年轻的脸庞;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跳跃的音符里流淌出激越的乐章。冉冉向上的朝阳让人热血沸腾,奔跑着的青春令人无限向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孙清同学,感受她火一样的热情和风一般的青春。
奔跑的青春,飞扬的梦
和大部分女生不同,孙清的特长和爱好是体育。作为一个女生,钟爱体育、热爱奔跑、豪爽、大气、有着不输男儿的志气和魄力,同时又不失女生知情感性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值得骄傲的是,她曾经在体测中获得过99分和100分的好成绩。对于很多女生而言,体测都是一个坎,而她作为一个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莫不让人惊叹。而她坦言:“只是自己的天赋好一点,而且愿意付出罢了。”而事实并没有她所说的那样轻描淡写。在光辉的背后,永远是一条满载汗水和泪水的征途。“准备校运会训练的那几天真的很苦,可是咬咬牙我还是坚持了,每次训练完都浑身酸痛。我知道坚持下来会很痛,但放弃了会更痛。”有一次她训练完就急着去上课,但已经精疲力竭,眼前一片漆黑。但她没有被高强度的训练吓倒,依然奔波在教室和运动场之间。赛场如战场,没有什么比胜利更令人向往。天道酬勤,最终她获得了第33届校运会女子200米冠军,她和她的同伴取得了4*400米接力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的身影冲线的刹那,青春的力量如积蓄的岩浆般迸发。用她的一句话说:“人活着,就要有活力,青春,就要活力四射!”她对于青春的定义就是这么简单。飞奔的足迹记载了她追求青春的足迹,飞扬的梦想承载着她冉冉初升的希望。简单,真实,不需要理由,却足以令所有人为她的胜利欢呼。
科研之路,其修远兮
“我平时都呆在实验室里,做一些项目。”她神采飞扬地说道。不得不承认,她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在实验室里,她自学过51单片机、FPGA,能熟练地运用proteus、altium designer、pspice 等软件。她还尝试做过一些实物,如DDS信号发生器、智能寻迹小车、开关电源、三相正弦逆变电源等。她参加过省级科研项目“智能野外勘探小车”、“智能模型车出入库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担当过两项创新实验项目“电气故障检修训练与考核装置设计”、“智能手推车”的负责人。她说:“团队合作最考验组员的战斗力了,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么庞大的任务的。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她很感谢和她一起做任务的战友,很珍惜在实验室里的日子。在他人看来,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她却远远不满足于现状。她表示:“很想加入中北的ACM实验室,因为那里面有很多师兄、前辈,我还等着向他们请教呢。”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孙清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她对科研的热情和对学术的谦虚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孙清一定会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辉煌。
危机感,让我时刻奔跑
“一转眼已经大四了,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一点能拿得出手的真本事。”她略带遗憾的说道。在遗憾中感知危机,这是她的一个特点,怕落人后,永不服输。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她每次上课都很积极,课下有不懂的问题会追着老师问,不留下一点疑难,甚至在课间都要跑到老师的休息室去请教。她很愉快地回忆道:“软磨硬泡,死缠烂打,所以,很多老师都认识我,跟我很熟”。正是凭借这种认真务实、勤学好问的态度,她能够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时候课程很紧,课表很满,如何能空出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复习或预习呢?她说,比如,上午要开一个会,就可以在开会的教室上自习,有时候也可以在晚上熄灯前的半小时听英语听力,见缝插针,分秒必争,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时间。
孙清曾说:“我有深深的危机感”。相比在同样领域获得成就的前辈们,她可能确实有点距离,但危机感正是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催化剂。孙清正在带着自己的“危机感”奔跑在通向黎明的道路上,等待朝阳喷薄而出的那一天。那时她就可以为自己的“危机感”写下一个完满的句点了。
目前,孙清已被保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面临毕业,孙清还是觉得自己留下了遗憾。因为她曾立志“要像钱钟书横扫北大图书馆一样横扫中北图书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她想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大学里,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要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拥有思想,才能拥有智慧。”不可否认,孙清用她的智慧推动着前进的步伐,从中北成千上万的学子中冉冉向上,脱颖而出,成为一颗闪耀的星。我们相信,这颗星会越来越亮,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