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琢,女,跆拳道国家队运动员,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我校体育与艺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1级学生。蝉联2010年、2011年世锦赛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冠军,成为我国首位在世锦赛上卫冕的跆拳道选手。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亚军,填补了中国队在该级别上的奥运奖牌零的空白。
提起侯玉琢,大家都不陌生。在刚刚过去的伦敦奥运会上,她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初征奥运便荣获了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的银牌,创造了我国奥运史上该级别的最好成绩,同时也实现了我校奥运史上奖牌零的突破。为国争光,为校争荣。领奖台上的侯玉琢风光无限,而生活中的她究竟是怎样,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不平凡的侯玉琢的平凡人生。
玉不雕琢怎成大器
侯玉琢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对体育的爱好深深影响着她。
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带着侯玉琢到附近的山上跑步,而父亲则在身后“掐着表算时间”。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侯玉琢很早就展露了自己的体育天赋。小学四年级时,父亲便送她去了张家口市体育学校练习跆拳道。练习体育无疑是苦的,每天,侯玉琢需要早晨五点半起床去体校报到出操,早操完毕后再回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赶到体校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体育训练。
侯玉琢初二时,河北省跆拳道队成立,在一次挑选队员的全省比赛中,只能算是“半专业”的侯玉琢战胜了许多专业选手,获得冠军,如愿进入省队。在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侯玉琢发挥出色,荣获女子跆拳道57公斤级冠军,随即进入国家队。
在谈到日常的训练时,侯玉琢说,“体育比赛没有捷径,只能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努力”。而进入国家队后,她也没有去争取过什么,“我喜欢平平淡淡,努力做自己就好”。
正是这种沉稳低调的性格,促使她在自己体育比赛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前行,终于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了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的亚军,是我国奥运史上女子跆拳道该级别的第一枚奖牌。
生活中的邻家大姐
如果不是身着专业运动服,我很难将眼前这个看上去略显瘦弱的女生与“奥运亚军”联系在一起。这个身高接近一米八的女生,远处看上去,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大姐姐。而她一句豪爽的“学姐”,更是在瞬间拉近了“亚军”与“观众”的距离。
在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办的访谈会现场,身着红色运动服的侯玉琢安静地坐在讲台上。她耐心地听完每一个同学的问题,有一些不够专业甚至是较为偏颇的费解问题,侯玉琢也一一微笑解答。语速始终和缓而沉稳,语言幽默又不失风度。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银牌时,侯玉琢是这样回答的:“每个人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追求的是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而有些人只追求备战的过程。我追求的是做每一件事情的过程。夺得冠军亚军,这只是短暂的荣誉,我总有一天会离开赛场,但这个过程带给我的影响却是始终存在的”。
座谈会结束,面对同学们热情的签名、合影的要求,侯玉琢都一并微笑着答应了。甚至当有同学拿着厚厚一沓明信片要求她一一签名时,她也只是惊讶着说“这么多”,然后耐心地签完。还有的同学提出让她签名时“多描几遍,怕掉色”,她也真就耐心的慢慢地签着名,没有一点“世界冠军”的架子。
在最后的合影留念时,有个个头低的女生被架在了人群中,她热情地将女生拉出人群,让她站在自己身前的位置,还细心地帮她扶起快要掉下的挎包。这中间没有一句语言交流,但显然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做好自己最是重要
生活中的侯玉琢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即使在紧张的备战奥运中,她平时的解压方式也只是“听听歌,出去遛遛,和队友逛逛街”。
在获得伦敦奥运会的银牌之后,有荣誉,也有不解。甚至还有人在微博上说一些不雅的话语,对于这些,侯玉琢看的很淡,“人,要为自己活,人活在世上,做好自己才最重要。”
当被问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体育生涯时,侯玉琢表示,她并没有算过自己所谓的“运动生涯、运动生命”,她认为体育这个东西靠的是努力和天赋。正如冠军,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她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就已无愧于心。
回顾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侯玉琢说并没有什么事让她觉得是比较艰难的,她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到简单的人。回首自己十二年的运动员生活,只有一件事让她觉得非常难过,那就是要不要继续留在河北队训练。在她看来,一年的训练生活,已经让她与队友、教练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我真想带她们一起走”。
也许正是这种不追求功名的平常心,和这颗难能可贵的感恩之心,才让她拥有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成就。
我们的采访因为侯玉琢要去看望恩师而中断,这个在采访结束后微笑着说“有什么需要我一定帮忙”的“大二学妹”,这个带着感恩的心不断前行的国家队运动员,这个生活中像大姐姐一样细心耐心的奥运会亚军选手,就让我们一同祝福她的未来会更加灿烂夺目,让我们祈福这块被汗水雕琢过的美玉像金子一样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