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伟,男,汉族,1998年6月出生,共青团员,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多次参加中科院创新实践活动,表现优秀,在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了新时代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悲惨童年,磨砺自强品性
幼年时,父亲一夜间突发疾病去世,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击打在他年幼的身上,让原本就贫困的家里雪上加霜,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肢体二级残疾,连家也出不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在了他小小的肩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让他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当其他小孩家长都能按时参加学校家长会时,他却只能一个人偷偷藏在教室外面,望着教室里那满满的人,心中的酸楚只能憋在内心。
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他与母亲的低保,每月只有七百多元,从初中到高中,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从小就经历着别家孩子所没有的困难,学习资料能不买就不买,能借就借,趁别人不看时,他才能拿过来看一会,虽然这样,可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却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老师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也一直尽力帮助他,高中及初中母校的不遗余力的资助也让他在严寒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初中时被学校评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被学校推选为“喜迎十八大 山西省首届美德少年候选人”。当他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激动的留下了泪水,但是在激动之余却有些伤心。望着将近一万元的高额费用,他有些无助,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最后靠着社会企业家的资助,他才能踏入大学的校门,他下定决心在大学里一定要更加努力。
努力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在大学里,他勤奋刻苦,每天早出晚归,积极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并按时预习、复习,课余时间经常去图书馆,提前学习许多专业知识,天道酬勤,多门成绩均分90以上,上一学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综合素质测评一等奖学金。
投身实践,勇攀科研高峰
他积极参与老师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接收期刊《Optics Communications》题目: Investigation on principle of polarization-difference imaging in turbid conditions,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接收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题目:Stokes vector based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difference imaging in turbid media。去年暑假申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匹配经费20000元,作为唯一的大一学生与众多985高校的学长学姐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进行为期45天的科研实践,45天里让他对科研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科研不是那么的枯燥,无趣,记录的一组组实验数据就像是一串优美的乐符,如此的动听、美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也搞出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所研究项目被评为优秀案例并上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指导老师对也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临走时发放了2000元的津贴。前不久,经过层层选拔,与将近70位“985”大学学生竞争,今年暑假又一次成功申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申请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粒子物理实验组,进行粒子物理研究,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积极动手、引领科技创新
在校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去年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项目经费3000元,同时还获得全国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北赛区优胜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中北大学校机器大赛一等奖,“刘鼎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等,在众多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全面发展,融入集体生活
生活中他节俭朴素,品德端正,有爱心,主动关心同学,帮忙同学解决问题。平时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忙同学,在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他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入学时就递交入党申请书,在本学期经班级推荐上过院党课,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还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在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山西赛区中担任物资管理组组长,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中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取得各方面成绩的同时,他时刻牢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学,是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今后他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