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2013年7月4日清晨,迎接化工与环境学院“晋梦源”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的是滂沱的大雨,但也许是老天对队员的眷顾,在队员们出发之际,雨过天晴,队员们满怀着激情来到了侯马市上马办单家营村。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江医生。

“‘新农合’确确实实地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惠。”江医生年过花甲,依旧坚守在村医疗点,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位儿子同在医疗点工作。“现在每年交60元,村民们的看病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以前不敢得病,得病就要花钱,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医疗费都能报销,得个小病1、2元就能解决,就算是大病最多也能报销到80%,切实解决了村民的问题。”对于“新农合”江医生是赞不绝口,一项能为百姓解决问题、带来实惠的政策,让这位行医40余年的老医生感慨万千。
但是,江医生一句“说实话,我们乡村医生是最窝囊的医生!”却让实践队员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实践队员们问道:“那您一年能够有多少积蓄?”时,江医生却出乎意料地只是笑了一笑,然后回答:“哪能有什么积蓄呢?”这个回答让实践队员们大为不解,江医生继续解释道:“确实,‘新农合’解决了村民们看病的问题。但是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零利润’销售药品。你想想,如果我们不小心打破一瓶药,或者有药品过期,那这部分的钱就需要我们自己解决了。而且,我们这些小的医疗点,最多也就是得到一些药品的分配,根本不会有资金的补助,这让我们不得不小心地对待每一件药品。”说到这里,队员们问道:“那这样的话,您为什么还要继续干这一行,而且还让自己的儿子接班呢?”原以为这位朴实的乡村医生会给实践队员抱怨自己生活的辛苦,但他却只回答了一句话:“因为村民们需要。”

因为有人需要,所以即使自己再苦再累,自己的岗位也要坚持;因为有人需要,所以即使自己没有利益,自己的责任也要牢记。直到最后,这位说自己最“窝囊”的医生还在为村民们着想——实践队员们询问江医生对“新农合”有什么希望时,江医生告诉队员:“要是‘新农合’也能像城市医保一样,能够保留上年未使用的部分到下一年继续使用,这样村民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了。”
即使嘴上说着自己是最“窝囊”的医生,但是在实践队员的眼中,这才叫真正的“伟大”!
编 审:刘玉巍
编 辑: 宋育芳 卢津 张宇彪 邓恒淼 刘宝串 薛哲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http://youth.nuc.edu.cn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