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是由白面、荞麦面等和好后,切成小块,用大拇指在案板上一捻而成。因形如猫耳,且由于晋语本名令外地人感到生涩难懂,被人称为“猫耳朵”。
2013年7月2日中午,中北大学致知于行服务队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参与到“猫耳朵”的制作过程中,体验农家生活,了解当地民俗。队员的热情都很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活儿。阿姨先拿出了面团,在案板上几番按揉后擀成面饼,然后切成条。阿姨将条状的面团分发给大家,让大家揉成细条并切成一粒一粒的小方块,将一粒粒的小方块捏成了一个个类似猫耳朵的样子,队员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终于等到要猫耳朵下锅的时候了,只见一片片猫耳朵在锅里翻滚,散发出阵阵的香味。阿姨还给我们做了西红柿鸡蛋的汤汁,让早已垂涎三尺的队员们兴奋不已。色泽白嫩的猫耳朵出锅后,大家一拥而上。一碗碗猫耳朵饱含了大家辛勤的汗水,都吃得酣畅淋漓。

这是实践队下乡以来第一次与农家阿姨一起做饭,不仅让队员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而且也给实践生活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同时,队员们感受到,劳动是辛苦的,但劳动是快乐而伟大的,大家深刻地体验到了阿姨每天做饭的辛劳,大家都满怀感激之情,向阿姨致敬。
编 审:刘玉巍
编 辑: 何超 张宇彪 邓恒淼 刘宝串 薛哲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http://youth.nuc.edu.cn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