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团情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团情快讯 > 正文

感兴县传统魅力,扬民间特色文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导航”实践队第四站

发布日期:2013-07-04    作者:     来源:     点击:2013-07-04

中北大学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作为有“小延安”之称的兴县来说,晋绥革命文化扎根于此,自然深存着浓厚的底蕴,不过,它独特的民间非物质文化也是堪称一绝。201373日早6:30,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春导航”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再次乘坐公交车,从二十里铺村出发前往兴县县城,去找寻兴县特有的民间艺术及文化,亲身感受当地浓郁的风土气息。

【兴县李家湾道情戏】

首先,实践队的第一站便是兴县文化局,从那里了解到一项土生土长在当地的民间戏剧艺术——李家湾道情戏。据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兴县李家湾道情,简称兴县道情戏,是将地方道情音乐与晋西北民间歌曲、舞蹈融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剧种,从明代就从陕西开始传入,乾隆年间早有活动,清末民初剧目已达三十多部,到了鼎盛时期。1943年秋曾为“晋绥边区文代会”进行过道情剧专场慰问演出,受到了贺龙等老革命家的赞赏。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对于道情戏的喜爱程度迅速下降,致使道情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因而实践队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和欣赏,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的意识,做到对当地文化的宣传,提醒人们时刻保护非物质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兴县特色饮食小吃文化】

中午12点左右,在兴县地方电视台记者李蓉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兴县著名的小吃街,品尝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拉叨叨、千丝烙饼、功夫抿尖等小吃,美味十足,当地的师傅们热情的招待了实践队。还专门演示了这些小吃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风味飘香满街,独具当地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更是感染了队员们,也更加深了队员们对于保护三晋黄河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达到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成效。

本次兴县民间文化行,使队员们领略到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了解了兴县当地民间文化的现状及保护情况,也警醒了大家对于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三晋黄河文化的保护意识,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持久的传承和发扬,使我们的文化之河源远流长。


编 审:刘玉巍
编 辑:陈伟雄 张宇彪 邓恒淼 刘宝串 薛哲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
http://youth.nuc.edu.cn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