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实践传真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2012年7月2日
沐浴阳光,一品微风,早上九点左右,“溯源”实践队赶往国家4A级旅游景点普救寺参观调研。在景点,我们随机访问了一些当地游客,调查关于普救寺来历和渊源方面的问题,了解了有关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作为我国有名的景点之一,普救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感染着我们调研的每一个人。调查结束,队员们在景点合影留念。

“溯源”暑期实践队在普救寺合影留念
中午,按照原定计划,队员们分为两组,一组采访当地浦津度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杨孟冬先生,另一组前往浦津度遗址进行实地调研。
在采访杨孟冬老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浦津渡遗址所建年代和建成之后各个朝代所经历的变迁,其中不乏一些常用词语的历史和有趣的神话故事。他还讲述了浦津渡遗址所建原因,规模建制,和一些诗词文章中所提到的遗址的句子。在最后,他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本自己编著的《蒲津渡 黄河大铁牛》作为纪念,杨孟冬老师表示: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要把好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才是对文化最好的解读。

采访蒲津渡遗址资深研究者杨孟冬先生
另一组队员参观了大铁牛建筑,蒲津渡遗址博物馆,鹳雀楼和途径此地的黄河,实地了解到蒲津渡遗址的现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益匪浅。
通过对普救寺,蒲津渡遗址,黄河一带,大铁牛,鹳雀楼和周边一些景点的了解,我们深深感受到永济市所包含的历史感与文化感,相信这会成为我们了解永济,了解山西,乃至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据与宝贵记忆。
队员在蒲津渡遗址合影留念
编 审:杨晓东
编 辑:杨晓蓉 付 兰 杨 洁 张小荣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http://youth.nuc.edu.cn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