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目前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主要依托理学院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进行,理学院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于2015年4月成立,简称SIPC。
中心秉承“倡导科技创新,投身科学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特长,创造学院辉煌”的宗旨,坚持出成果,出效率,出人才,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开展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鼓励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才。
同时制订了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学科竞赛的选拔培养模式等,通过“以竞赛带动创新”和“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营造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创新点
1、实施四维一体化管理。SIPC以“一带四督,三管六创”为组织架构特点,组织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委派专业教师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形成以管理人员和创新创业学员为主力军,学院为大本营,专业教师具体指导的四维一体化管理,促进学生创新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2、以竞赛带创新,积极营造浓厚科创氛围。
SIPC联合四个学生社团,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新的协作模式,以品牌促竞赛,带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开展,成效显著,数学建模大赛、结构模型大赛等多项赛事辐射到全校各院学生(数学竞赛、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构模大赛、物理知识竞赛),每年的参与人数均超过1000人次。可以说这些科技竞赛犹如一场空前盛宴,点燃了我校学子参与科技竞赛的热情,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科技创新氛围。
3、以网络助推广,筑牢科技创新的新媒体宣传阵地。通过创建竞赛论坛,竞赛聊天室,竞赛咨询QQ群,开通微博,微信留言功能,使用第三方交流平台等对各类科技竞赛进行宣传报道,直接与参赛选手面对面交流,使得影响参赛选手的其他因素降到最低。 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引入信息化互动交流平台,开发了理学院SIPC信息管理平台,在校学生通过此平台可以查询本人科技创新相关情况,还有申报学分,竞赛报名等强大功能;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在此平台进行赛事通知公布,数据处理,学分统计,大大减少了参赛手续流程,保障了各项科技创新竞赛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培养高质量管理团队成员。针对SIPC管理人员,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素质拓展,以及管理理念、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等,全方位的提升管理人员战斗力。2016年4月至9月,学院积极组织SIPC管理人员进行为期五个月的综合培训,形成了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管理团队,并在随后的的科技创新工作当中实践,为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5、针对SIPC管理人员,我们会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素质拓展,以及管理理念、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等,全方位的提升管理人员战斗力。2016年4月至9月,学院积极组织SIPC管理人员进行为期五个月的综合培训,形成了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管理团队,并在随后的的科技创新工作当中实践,为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6、积极开展学院“一带一路”科技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建设学院兴趣小组成员和创新创业团队,组建学院科技创新高精尖队伍,以此领头,带领学院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目前学院有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等五个兴 趣小组,小组成员共361人。创新创业团队共53个,其中创新团队41支。

品牌赛事
为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学院及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及帮助下,将部分赛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品牌赛事,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结构模型大赛。目前结构模型大赛已成为学院的一大特色。自2012年起,至今共举办了六届结构模型大赛。每届活动主题新鲜亮彩,专业组从“木质、纸质高层建筑”到“桥梁结构设计”,造型组作品创意十足,缤彩纷呈。
岩土工程设计大赛。 每次比赛历时一个月,参赛队伍超过100支,参赛选手涉及多个学院,促进了学院之间的知识交流,增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该比赛在学院的大力推广下,虽然仅举办两届,但是已经发展成为学院较大规模的校级比赛,一时间在学校掀起了一股岩土热,成为学院最具潜力的品牌赛事。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学院传承理院精神,打造工科精华,积极举办并参加该赛事的校级比赛及选拔工作。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我校科技文化创新系列活动再添新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其中成绩优异者将被推荐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国赛前的培训工作。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科技力量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国防知识竞赛。作为校内具有影响力的一大赛事,学院也积极推动其比赛的举办和宣传。该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学院学生科协组织的考试赛,对大家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第二阶段是理学院学生科协组织的晋级选手面试,这是对个人能力,实际国防经验的考核;通过这两个阶段就可参加校级竞赛。两轮的比赛最终选定4位同学组成一队,代表理学院参赛。
2016/2017年度,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收获,是学院团委大进步的一年,也是继续落实“明理笃学,志存高远,奋勇争先,集体至上”的理院宗旨的一年。在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学院团委一定继续坚持“倡导科技创新,投身科学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特长,创造学院辉煌”的宗旨,为理学院以后的科技创新工作的美好蓝图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