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中北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传真——文博暑期实践团第一站【第1天】

发布日期:2017-07-15    作者:翁宇 杨婧 王曼 马泽华     来源:     点击:2017-07-15

中北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文博实践队”我们在路上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文博实践队第一站第一天

    201773日,中北大学“文博实践队”在领队夏慧英老师、杜瑞平老师的带领下,于山西省太原市文庙、崇尚寺开展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太原的第一站的实地调研。

    全体成员于早上七点从中北大学出发,八点半到达第一站文庙。九点钟,山西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实践队到达文庙。随后,我们双方实践队针对双方的实践调研课题做了交换和谈讨,中北大学团队虚心接受了对方实践队在暑期调研的先进思想和实践方案,我们相信,中北大学文博志愿者团队定会在2017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不同以往的收获。

    山西文博志愿者之家志愿者与中北大学和山西大学志愿者相约,共同聆听一场由李教授带来的文博讲座。
    对于我来说,第二次来到文庙,虽说多了一层感受,但没有变更的是心中的那份情怀---“爱护文物,守望历史家园;人人参与,共享文明成果。一年以来,山西文博志愿者之家面向全省文博志愿者提供公益服务平台,在家长李强主任、夏惠英副所长和杜瑞平老师,以及各文物保管所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为山西文博志愿者中北大学团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让中北学子以更便利的方式了解文物,保护和传承文化精神。
    早晨到访文庙,我为同行的志愿者讲解了文庙的大概。还是一样的青葱,古松参天,灌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雅。大家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文庙的三进院落。由南端的影壁墙向北,经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至第二进院落大成殿,最后收尾于第三进院落的崇圣祠,大家一路都随着我讲解的节奏附和前行,在讲解中听到大家对文庙建筑的赞叹,让我心满意足,也让我信心十足。空间中雄伟壮观的气势和尊贵的琉璃瓦和炫丽的彩绘,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午小憩过后,实践队队员们怀抱着满腔热血又一次踏上了征程。全体成员前往崇尚寺。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

步入古朴的山门,只见一院芳草,沿着花间甬道,即达大悲殿。队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对崇善寺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介绍。大悲殿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其上部为重檐歇山亭,斗拱五铺作,具有一种庄严的美。

    大悲殿有造型奇特金光熠熠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与她等身的塑像,右为普贤菩萨立像,左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这里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少有的。那两套壁画临摹本。一套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绘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这两套摹本,虽经五百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这些画不仅可使得到美的享崇善寺风景图受,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我们走过富丽堂皇的前殿,绕道殿后再看大悲殿。看到的景观竟让队员们大跌眼镜。我们看到的是重檐上杂草丛生。墙面脱落,房檐下塌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砖石。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队员的深思。最后全体成员在寺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

    守望历史文化,该如何把文物保护进行到底是时代给我们的课题,也是我们这一辈的任务。今天的调研让我们有了对文物保护的更深层次觉醒。我们秉承着 “爱护文物,守望历史家园。人人参与,共享文明成果”的理念继续前行,文博在路上。


编 审:刘玉巍 孙哲元

编 辑:常丹丹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http://tw.nuc.edu.cn/index.htm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