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中北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传真——晋腔今韵暑假实践团高平站【第3天】

发布日期:2017-09-07    作者:唐邓玲 戴鹏 王晓军 刘劲松     来源:     点击:2017-09-07

中北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看剧团传承,悟戏曲发展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晋腔今韵暑期实践团高平站第3

2017年7月7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高平,热气氤氲着每一寸土地,“晋腔今韵”实践队按照计划再一次前往高平市人民剧团进行采访和提取素材。三轮车在高平无处不在,似乎是高平的细胞,穿梭在每一条街道,彰显着高平的生气与活力。队员三人一组乘着三轮,到达了凤阳社区,也就是高平市人民剧团今天演出场地

走进剧团,大家都在化妆穿戏服准备上场。剧团今天表演的是有名的上党梆子代表作《三关排宴》。走进剧场,观众坐的很整齐,坐无缺席,甚至还有一些老人自己拿着凳子观看表演。实践队的成员们都被上党梆子的韵律深深吸引了,一直坚持着站着看完所有演出。这次采访的重点是关于上党梆子演出市场及演职人员生存状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剧团的现状以及上党梆子的传承发展。

演出结束后,队员采访到了剧团骨干成员王震大哥,他表示非常欢迎实践队来采访。在和剧团中工作人员的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方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对我们的问题,戏班的工作人员详细、耐心的给我们一一解答。高平市人民剧团是政府扶持的职业剧团,但剧团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薪资待遇普遍不高,普通戏班成员月工资在2000-3000元,戏班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基本属于流动戏班等等

剧团唱戏结束后,我们近距离采访到了一位戏剧演员,师傅姓李,目前已经46岁,在戏班唱戏已经将近30年。李师傅给我们讲述了他唱戏过程中的另一面,他的身材偏瘦,为了衬上戏服,无论冬夏都要穿上棉坎。在李师傅刚下戏台时,我们注意到,他的脸谱上面全都是汗。李师傅介绍到,画脸谱所用的颜料都是油性颜料,出了汗是流不出来的,都覆盖在脸上,在戏台上也不能擦,因为可能会把脸谱弄花,只有在唱戏结束才能进行清理。夏天天气特别热,还要穿上戏服,加上舞台上的灯光,这样的环境让人难以忍受。

剧团团长告诉我们,人民剧团除了在高平市各个社区演出,还会经常下乡表演。之前下乡条件比较恶劣,晚上只能在当地村委会、土地庙等休息,但现在已经改善很多。

近年来国家重视地区文化发展,地方戏曲也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李师傅说到,剧团现在的演出条件正在逐渐好转。这一天,针对高平市的地方戏曲文化,剧团的人员与我们聊了很多,让我们也体会到了作为职位戏曲人的艰辛与不易。一个剧团除了要养活剧团的人员,也担负着弘扬戏曲文化的责任,但后继无人也是一个最严峻的现状。传承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有现实条件作为基础,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的道路固然要走下去,只不过前路漫漫,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积淀并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出流传区域的地方民风民俗。随着岁月的流失,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戏曲艺术形式已经不复存在。

通过和剧团其他老人、新人的交流,实践队对目前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出模式、上党梆子的演出市场和演职人员的生存状况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我们挖掘上党梆子的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宣传上党梆子有着重要作用。之后几天,我们将跟随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实践队真正发挥实践的运用,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编 审:刘玉巍 孙哲元

编 辑:常丹丹

地 址: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团委 030051

网 址:http://tw.nuc.edu.cn/index.htm

电 话:0351-39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