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教思政[2015]1号)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根据共青团2017年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北学子的青春风采,做“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为“和谐中北、美丽中北、兵工中北、创新中北”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传承志愿精神 倡导时代新风
三、活动时间
2017年3月-2017年12月
四、活动内容
坚持“团队为主、个体为辅,服务校园、辐射社会”的思路,按照“项目+基地”的模式,相应团省委及上级组织安排,统筹规划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广大青年大学生持续开展绿色环保、关爱服务、文化志愿、保障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在这项计划中,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我校老干部处以共同关怀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导向,以中北社区为中心,通过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牵线搭桥,在青年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发动青年志愿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定期定岗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帮助、情感陪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为困难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2、绿化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以“美丽中北”为目标,组织大学生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护二龙山环境、倡导文明礼仪、引导维护秩序,以实际行动净化校园环境。
为保障二龙山秩序和环境卫生志愿督导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分学院分时段进行组织实施。具体的学院和时段分配如下表。
时 间 |
学 院 |
3月份 |
机电工程学院 |
4月份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5月份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6月份 |
化工与环境学院、艺术学院 |
9月份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理学院 |
10月份 |
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 |
11月份 |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12月份 |
仪器与电子学院、软件学院 |
3、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行动。以“清朗网络 青年力量”为中心,积极响应国家网信办、团中央号召,将青年的先进性和担当精神从线下延伸到网络,引导青年依法用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讲诚信、守底线、不信谣、不传谣,在网络中发出青年好声音、形成强劲青春正能量。
4、无偿献血青年志愿行动。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大力开展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分期分批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献血车、走进献血中心,传递人间大爱,展现青年形象。
5、关爱残疾人、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大学生对残疾人、自闭症儿童特殊群体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和“爱心接力帮扶”等活动,使广大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温暖,积极面对人生、融入社会。
6、文博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我校“山西文博志愿之家——中北大学团队”,开展文物保护调研、普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博物馆组织青年大学生担任讲解员、参与展览布展、宣传普及文物知识,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文化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7、义务植树守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以二龙山为中心、慕云山为延伸,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绿化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保护汾河、保护黄河、倡导资源节约等志愿环保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山西建设。
8、岗位学雷锋活动。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配合太原市交警队工作,组织志愿者前往太原市与交警队一起进行交通疏导等工作。坚持“岗位服务奉献”,把工作岗位作为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主阵地”,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工作。增强自律意识,学会自主管理,增强自律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创新、创业精神,形成学习雷锋精神、践行行业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9、重大活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校内外大型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做好活动秩序维护、引导疏散、礼仪保障等工作,展现中北青年学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风采。
五、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创新思维。各级团组织和各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充分认识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统一安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组织管理思路和方法,深入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挖掘创新因子,组织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的志愿服务活动。
2、精心安排,务求实效。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内容,设计好活动项目,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引导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并以节日为契机,如植树节、雷锋月等,组织精心组织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要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团学考核体系,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打造品牌、各具特色。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根据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总队的统一部署,立足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起长期性服务基地和常态化服务项目,逐步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北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各青志队伍发挥能动性,形成各自特色,百花齐放
4、完善机制,保持常态。各学院团委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根据《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校院两级团委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力度,做好引导动员,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全员化。
5、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团学组织各媒体要开设专栏、专版,要通过举办各类优秀志愿者和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树立更多可敬可学的模范人物、先进团队和品牌项目,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加大对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营造“人人愿当志愿者、时时想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6、强化指导,确保安全。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安全第一”的底线意识,做好服务活动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共青团中北大学委员会
中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7年3月3日